临沂拓展讲孩子野外观察地形的步骤和方法。
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了解知识,很多课堂都会进行实践,比如说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同事地理也会进行一些实地考察,为的就是让孩子更深刻的了解知识,讲知识应用到现实中来。那么在应用的时候我们有哪些是需要我们准备的,哪些知识需要我们详细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野外观察前的准备 (1)选择野外观察路线和观察点,建立一些稳定的观察基地,是保证野外观察进行的关键。在组织学生观测前,老师须对观察区域地质地貌有充分了解,并根据搜集的地形地貌资料绘制出“野外观察路线图”。
(2)查阅资料,了解各观察点的地理位置及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了解观察点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及岩矿构成情况,并采集矿物岩石标本。为指导学生观察做准备。
(3)编写观察提纲是使野外观察有计划开展的重要环节。在提纲中应具体提出观察要求、内容、注意问题等。如本地属哪一类地形?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有何特征?有哪些重要矿物岩石?河流、植物分布有何特征?代表性的土壤是什么?有何重要水利工程(水库、水闸、水电站等)?在提纲中都应分门别类,有所体现。
(4)准备外出用品(如水壶、遮阳帽)和观察用具(铁锤、卷尺、笔记本等)。强调行动组织纪律,进行安全教育。
太和山是一座比较方便考察的山,该山主峰海拔100米左右,为低山丘陵,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茂密,山上略平缓处较早地被当地居民开垦为耕地和茶园。经过多年观察实践,学校选择了“一线5点——1条观察路线、5个观察点”。组织学生利用一节活动课时间进行一次野外观察活动。出发前人手一份观察记录表,使学生对观察研学活动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沿着考察路线刚刚走上登山步道,一片林木出现在眼前,这片斜坡上有较多坟墓,林木被毁坏较多,此处的土壤比较薄,基岩裸露较多,岩石上有较多的苔藓类植物。在本观察点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岩石特征和类型,人类活动对植被、土壤的影响,土壤对植被类型的影响。观察提纲上可设置的问题有:①在此观察点观察到的岩石最可能是哪种类型?请说明判断理由。②此处人类活动对土壤有何影响?③土壤对植被有什么影响?④依据岩石的存在状态推测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地质运动。
经观察,此处基岩为具有层理构造的沉积岩,裸露岩石斜节理发育,节理发育在岩层之间。由此可以推断太和山所在地区曾经是较低的沉积环境,由于本地距海较近,推测原先为浅海环境,后来受地壳运动影响上升隆起,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了眼前的岩石景观。
(责任编辑:admin)更多关注:蒙山拓展 临沂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