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拓展的野外培训硬件设施。
野外生存生活活动开展时间不长,场地的建设还不够体系化、专业化和学科化,目前尚还处于模仿建设阶段。课程内容体系涉及攀岩和速降,如果盲目模仿少数学校开设攀岩课程场地建设经验,不仅需要投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的经费,而且建成的场地可能远远超出课程对于场地的要求,造成资源的浪费。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场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场地建设不应追求过大过全,应该首先考虑充分开发学校现有可用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能够满足现有教学并未扩大教学规模适当留有余地就足够了。华中农业大学在实施攀岩教学时,利用了校园内狮子山的自然岩壁实施速降教学内容时,利用了第二体育场的主看台两侧的墙壁,顺利的完成了攀岩和速降科目的教学工作。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器材设施的多样性。其中野外宿营装备就必须包括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具;绳索技术装备必须包括安全带、动力绳、静力绳、扁带、主锁、上升器、下降器等。这些教学器材装备大多是消耗品,不仅需要前期投资,还需要在器材维护上投入经费。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器材装备的准备上,开设课程前期需要对所需器材的数量有准确的判断,既要能保证正常教学的进行,还要减少不必要的盲目投资。
现状分析表明,大学生缺乏野外生存生活能力,具备野外生存生活能力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经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验,实现了既定课程目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实验前出现显著性差异,以校园为主体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开发了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根据学生专业学科需要设置体育课程效果显著。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部分课程内容对学生体能要求较低,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考虑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建议将专项体能训练化整为零,合理分布与每次教学课中。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学环境多变、教学内容多样,在高校开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保障。因此,建立由安全管理、安全监控、应急救援、风险保障组成的课程安全体系尤为必要。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教师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在不具备教学师资的情况下贸然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不仅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还会留下意外事故出现的隐患。
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践活动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许多研究过高的夸大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价值,过高的期待不仅会误导学生也会损害教师的积极性。采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在高校的开展,以负责任的态度引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该课程良好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admin)更多关注:蒙山拓展 临沂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