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拓展讲企业内训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训旨在以专业方式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改进员工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绩效,但是内训是否能真正触碰到企业的实际问题、培训内容和形式是否设计得科学合理、培训落地效果是否“以终为始”地实现了培训目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企业,成为阻碍企业内训绩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需求分析浮于表面:在企业内训中最为常见的需求调研方式是问卷调查,可调查问卷的设计不仅需要极强的业务功底,更需要业务专家的指导与跟进,才能确保有效搜集相关信息;并且,单一的问卷调查搜集上来的信息往往更多是员工对于现状的不满、对于培训的要求或是对于改进后的期望等,很少真正涉及描述实际工作任务中的痛点和问题,这就无法分析出精确的培训需求,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领域方向。企业内训无法聚焦业务痛点,往往源自需求调研流于形式,不能深度挖掘具体工作任务中的实际问题。企业内训重在“以终为始”地解决问题,除了问卷调查,更需要结合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全面诊断员工需求,才能明确培训目标,继而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内容形式过于单一:如果需求调研流于形式,自然导致培训内容与形式的设计脱离业务实践,无法满足员工实际需求。例如,有的企业内训盲目跟风,行业流行什么学习主题就开展什么主题培训,不考虑企业自身业务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实际需求;又如:一味照搬成熟的版权课程,不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和员工队伍进行有针对性地修订和调整,导致培训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再比如,有的企业内训视形式重于内容,过多强调学习氛围其乐融融,而忽视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以及学习活动对于学员的挑战与锻炼,这必然也无法促进培训效果的落地。如果培训内容和形式不能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业务实践以及员工成长诉求,就是对于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
培训效果难以落地:如果培训组织人员无法从战略层面、业务层面以及员工成长层面挖掘到实际痛点和问题以认真分析培训需求,就无法整合资源设计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也就难以对学员产生实际利益与价值,不能有效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影响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也会阻碍学员对于学习成果的实践应用。学员不能通过培训改进工作行为和方法,自然也就不可能促进绩效提升。同时,不少企业内训项目缺乏对于培训落地的追踪和考核,认为培训课程结束就等于培训结束,其实训后的追踪督导对于培训效果的落地非常关键,需要相应的机制保障与激励措施来鼓励学员学以致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培训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更多关注:蒙山拓展 临沂拓展 |